近期熱播的一檔親子綜藝節目里,看到一段關于家庭生活的問題值得分析、反省:
一個離異的母親與丈夫養育著一個出生不久的女寶寶,其中妻子與丈夫的相處模式,像是一個媽媽跟兒子在相處。妻子的肩膀不但擔著與前夫的孩子,與現任丈夫的女兒,還有像兒子般的男人。
在節目中,妻子常常是一臉的疲憊,在廚房忙碌、照顧寶寶的時候,丈夫更多的是坐在一邊玩手機,即使在分擔照顧孩子的時候也是要妻子最后收拾爛攤子。丈夫在接受采訪的時候卻說:“我的能力只到這里了”。妻子病了,大晚上獨自去醫院看醫生,還要為他做好豐盛的晚餐,臨出門丈夫要妻子早點回來,原因是他怕搞不定孩子。回家的路上,她略帶委屈的說,其實我也想大哭的。 也許在鏡頭下她不能情緒失控,是否她在努力抓住這段婚姻,維系這個家庭勞心勞力的時候,早已想要大哭一場。很明顯,在這樣的家庭里,爸爸是缺位的。生活上不能照顧孩子、陪伴孩子,心理上不能給孩子安全感和慰藉,行動上似乎又不能支持到妻子,以為自己賺錢就是盡了家庭責任,沉浸在自我的世界,而妻子辛苦的維系著兩個人的關系。
在家庭中,養育孩子的問題,實質更是父母不斷成長的問題,所有個人成長中缺陷,都會通過婚姻和家庭照出來,而婚姻中不足,則會通過育兒反映出來。
作為父母,總有情緒低落、脆弱、無助、糾結、害怕、逃避等各種消極心理,但我們更應該正確的檢視自己,學會自我調節、自我成長。懂得選擇正確的愛自己、愛別人的方式,肩負起“父母”應有的責任。